1、長期留置于人體內的器官或組織代用品
這類器官或組織包括腦積水引流裝置、人工肺、視網膜植入物、人工腦膜、喉頭、人工手指、手掌關節(jié)、人造鼓膜、牙齒印模及托牙組織面軟襯墊、人工心臟瓣膜附件等。
硅橡膠優(yōu)異的透氣性能使它可作為人工肺使用,從而確保胸細胞器官外科材料手術的順利進行,美國GE公司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與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MEM-213)制成人工肺膜,改性的加成型硅橡膠是很好的氧氣富集材料。 世界上治療視網膜脫離的方法是將柔軟的硅橡膠鞏膜海綿植入眼窩骨和眼球壁之間,促進視網膜再植,這些硅橡膠視網膜植入物主要包括環(huán)扎帶、壞扎輪,復合人工腦膜采用室溫硫化硅橡膠和尼龍織物為原料,可用于修補外傷性腦硬膜損傷及因切除腫瘤在硬膜的基蒂或浸潤區(qū)所造成的硬腦膜和硬脊膜缺損。
用高抗撕硅橡膠制成的人造喉頭可取代在喉頭切除手術中除去的軟骨,術后患者能迅速恢復說話、飲食和呼吸等功能(山東大學采用國產ST-01高抗撕硅橡膠制成的人造喉頭),無異?,F象發(fā)生。
1960年,國外開始了人造鼓膜的研究。我國從1975年起開始研制硅橡膠人造鼓膜,現已開發(fā)出Ⅰ、Ⅱ、Ⅲ型和薄膜型人造鼓膜的厚度和大小相同的薄膜或帶框架的薄膜裝置,將其貼補在穿孔的鼓膜上,可促進鼓膜愈合、提高聽力。 室溫硫化橡膠可做成假牙基托的軟襯墊,在患者口腔中直接成型和粘接;使用后無壓痛感,并能增強固位力,這種軟襯墊具有牙齦的彈性,可有效防止假牙的松動和脫落,開發(fā)人工心臟瓣膜產品始于1964年,我國的科研人員用硅橡膠制成了人造球形二尖瓣,臨床應用結果表明,植入該產品的患者心臟功能恢復正常,且能勝任一般的體力勞動。
1953年起,國內外就開始采用各種材料制作人工腱,作為肌腱的永久性替代物,人工肌腱必須滿足以下條件:植入后無異物反應,可屈性和繞彎性好、不變形,可與受體腱牢固結合,結合部與肌腱本身都能承受一定拉力而不斷裂,與周圍組織不發(fā)生粘連,容易消毒,篩選了多種材料后,發(fā)現用硅橡膠管作為人工腱材料修復屈肌腱的可行性較大;這是由于包裹硅橡膠管形成的假鞘能防止受體腱與周圍組織粘連,使病人很快恢復功能。
2、短期留置人體內的輔助醫(yī)療器械
硅橡膠制品作為人體內的輔助醫(yī)療器械課短期留置體內,起到補液、搶救、引流注入、防粘連或消泡作用,這類器械包括靜脈插管、導尿管、動靜脈外瘺管、腹部透析管、接觸眼鏡、輸血管、泄壓管、胸腔引流管、胃鏡套管、中耳炎通氣管、導液管和鼻插管等。
3、醫(yī)療器械上的關鍵部件
這些部件包括人工心肺輸血泵管、膜式人工心肺機、胎兒吸引器和人工血液循環(huán)裝置等。
4、在整容和修復方面的應用
近20年來,硅橡膠在整容和修復術方面也取得了廣泛的應用,例如:用硅橡膠修補面容的缺陷,治療外耳的缺損,進行顱骨和胸部的整容手術以及修補內臟等,還有現在爭議很大的人工乳房。
人工乳房是安全性爭議最大的產品,國外將人工乳房植入體內已有30多年的歷史,也發(fā)生了一些問題(如滲漏、異物反應);目前我國對這一制品的前途也采取了較謹慎的態(tài)度,但除去美容作用外,對于先天性乳房發(fā)育不良者或者因病造成缺陷者仍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5、在藥物緩釋體系中的應用
1957年硅橡膠材料開始用作控制釋放藥物的包裹材料,1964年Folkman和Long首先證明,在封閉的硅橡膠管內,藥物可以緩慢釋放出來,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可在體內維持一定的藥物濃度,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fā)現硅橡膠具有良好滲透性及透過性,是理想的藥物緩釋材料;藥物正是利用了硅橡膠的這種特性,透過硅橡膠進行有效的控制釋放和緩慢擴散。
利用硅橡膠控制藥物釋放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包封型,即以藥物為核心,外用硅橡膠薄膜包封;這種載藥方式相當于將高分子膜囊作為藥物的“倉庫”,因此也稱為儲庫劑或膜制劑。二是顆粒分散型,即藥物以微粒形式分散在硅橡膠基質中,它隨藥物釋放速度的加快及時間的增長而變小;但制造比較簡單,只需將藥物和硅橡膠混勻、成型即可。
在藥物緩釋體系中的應用包括硅橡膠膠囊、長效避孕藥具、基質型藥物緩釋制劑、皮膚吸收型制劑等。